在践行民生为大中厚植为民底色
——三论学习贯彻省两会精神
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。省委主要领导强调,要在践行民生为大中厚植为民底色,有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,有效促进群众稳定就业和稳步增收,加快补齐教育医疗短板,让各族群众更加有感可及。
中国式现代化,民生为大。贵州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,在就业、教育、医疗、社会保障、科技创新、生态环保等领域办成了一批打基础、利长远的大事要事。翻看去年的成绩单,2024年初确定的“10件民生实事”全部兑现。深入实施“六六就业稳岗计划”等,扎实推进稳就业促增收;新建、改扩建中小学和幼儿园208所,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;新增三级医院22家,新建县域医疗次中心50个,优质医疗资源更贴近身边;新增投入运营社区养老服务站412个,建设省级示范性托育机构25家,“一老一小”服务做细做实……一桩桩一件件,夯实民生之基,厚植人民福祉,提升发展温度,擦亮价值底色。
家事国事天下事,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。新征程上,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多推出一些群众所急、所需、所盼的改革举措,多办一些惠民生、暖民心、顺民意的实事,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。要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、抓在手上,恪尽职守、勤勉工作,一心一意为人民谋福祉;改进工作方法,放下架子、扑下身子到一线去、到群众中去,倾听群众呼声,汲取群众智慧,把老百姓的事办好办实。要下大功夫提高干部服务群众能力,在服务群众实践中发现问题、解决问题、增长才干。继续集中力量办成“渡改桥”“平安黔哨”工程等民生实事,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、幸福感和满意度。
民生改善没有终点,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,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事,持续发力,久久为功,定能让人民群众的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。(本报评论员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