绿色成为美丽贵州的鲜明底色-新华网
新华网 > 贵州 > 正文
2025 01/24 10:41:54
来源:贵州日报

绿色成为美丽贵州的鲜明底色

字体:

  “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,生态优势持续巩固。召开美丽贵州建设推进大会,努力在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走前列、作示范,全省中心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率99.1%,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优良率保持100%。”2025年贵州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中,清晰地勾勒出2024年贵州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的奋斗足迹。

  2025年省两会,政府工作报告围绕“深入推进美丽贵州建设”,明确提出一系列任务和要求,包括加大生态环境综合治理、持续提升生态系统质量、加快推进绿色低碳转型、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等。

  “绿色成为美丽贵州的鲜明底色!”参加省两会的代表委员紧紧围绕报告内容,结合各自工作实际,为深入推进美丽贵州建设献务实之策、谋发展之计。

  “黔东南州作为贵州林下经济发展的排头兵,其成功经验值得全省借鉴和推广。”1月19日下午3时40分,在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科技界别小组讨论现场,省政协委员、贵州苗疆蜂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晓慧的发言开门见山。

  “‘生态’作为关键词多次被政府工作报告提及,涉及篇幅长、拆解任务具体,这为我们林下经济从业者指明了发展方向。”张晓慧激动地说。

  如何利用好黔东南州森林资源盘活林下经济产业,进一步拓宽黔东南州“两山”转化路径,是张晓慧此次参会十分关心的问题。“应从编制规划、政策支持、建设园区和科学布局等四方面联合发力!”在她发言时,与会委员认真倾听,对她的精彩观点和建议报以热烈掌声。

  1月20日下午3点,在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贵阳代表团分组讨论现场,省人大代表、贵阳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练川围绕“人才创新助力绿色低碳发展”积极发言献策。

  “我认为让生态环保专业人士前置,对提升营商环境尤为重要,既能服务保障项目建设科学落地,又能同时保证严守生态环境底线。”练川在发言中建议成立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专家智囊团,为科研人员提供更好的创新平台。

  “充分发挥专家智囊团作用,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在环境准入研判、环境影响评价、环境执法监管等方面的精准应用,指导企业在前期规划、选址阶段对照管控要求优化项目布局和工艺选择,做好项目前期方案论证,帮助企业少走‘弯路’,减少企业盲目投资。”练川说,通过专业人士提前介入、优化服务、严格把关,将有力助推我省经济绿色低碳转型。

  在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毕节代表团分组讨论现场,同样气氛活跃,省人大代表、毕节市七星关区林业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工作员雷雨的发言充满激情。

  “林下天麻是我们七星关区的‘金疙瘩’!2024年,全区种植林下天麻12万亩,产量达3.3万吨,产值突破16.5亿元……”雷雨的话语中透露出自豪。他详细介绍了七星关区林下天麻产业的发展情况,并针对如何高效开展“新一轮产业大招商”和持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等问题,提出了中肯、切实的设想和建议。

  雷雨表示:“我将紧密围绕政府工作报告的安排部署,全力以赴推进七星关区林业产业健康发展,为全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贡献力量!”

  同一时间,来自农工党、文艺、新闻出版、教育、体育以及特邀界别的第五联组政协委员们会聚一堂,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话题展开讨论。

  “应从强化主动处置意识、提高监测预判能力、增强舆论监督实效、加强应对体系建设四方面来积极营造良好舆论环境。”省政协委员、贵州省自然资源勘测规划研究院副院长周华结合自身工作实践,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如何为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建言献策,提出应炼就“最强大脑”“火眼金睛”“铁齿铜牙”“三头六臂”等一身本领,主动作为,增强舆论监督实效,更好为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的建议。

  一件件建议提案倾注着心血智慧,一次次思想碰撞凝聚了行动共识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,来自各条战线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为美丽贵州建设献上务实之策,团结全省人民凝心聚力开创经济兴、百姓富、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。(记者 王瑶 张弘弢 徐涛 彭林元)

【纠错】 【责任编辑:刘昌馀 吴雨】